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如何用现代的语言和创新的方式讲述那些源远流长的中国故事?我校外国语学院学子在全国舞台上给出了答案她们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皮影戏的传奇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彩12月8日随着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短视频赛项的圆满落幕魏思琪和高可一团队的《科创皮影,数字中国》英语短视频作品从全国1107所院校的6259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金奖(全国前20)成为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金奖的队伍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纪录指导教师刘一鸣、朱琳菲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感受新时代的脉动,以新的方式、创新化的手段、独特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魏思琪如是说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实践项目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翻译系2022级本科生魏思琪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25届“希望之星”风采展示大会中荣获“大学成人组”特等奖,以全国第3名的成绩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点击上图看魏思琪的获奖事迹) 外国语学院魏思琪和高可一同学 在刘一鸣和朱琳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从今年4月开始积极备赛 经过深入讨论研究 魏思琪和高可一最终决定 选取非遗皮影作为作品主题 并从动画皮影这一 “科技+非遗” 的创新点 进行突破 “短视频大赛是‘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 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的一个赛项 是一个非常新的赛道。” 指导教师刘一鸣介绍道 今年英语组短视频赛项的主题是 “数字中国” 鼓励大学生利用数字媒体创作技能 以独特、新颖的视角 和方式去展现中国形象 将中国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和中国智慧 以立体、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全球的观众 为国际传播注入新的活力金奖作品《科创皮影,数字中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数字化的艺术手法和创新思维为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皮影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大放异彩。”魏思琪说道团队成员将目光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选择以非遗皮影作为作品主题起初是由于学生们关注到了皮影动画导演王裕民的小红书账号对他们工作室制作的皮影动画很感兴趣。”刘一鸣老师说团队前往西安市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采访动画皮影创作者王裕民老师深入了解了动画皮影的制作过程及创作理念将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联系起来挖掘数字中国的丰富内涵 魏思琪、刘一鸣、王裕民、高可一(从左至右)在西安市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采访过王裕民后团队又前往永兴坊观看传统皮影戏《三打白骨精》并取景 “来看皮影戏的小朋友们都对这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魏思琪分享道“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小朋友也对皮影有独到的见解我更意识自己到使命在肩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魏思琪和高可一紧密配合从文案撰写、配音配乐到视频剪辑反反复复修改了十余遍视频通过传统皮影与动画皮影《三打白骨精》的逐帧分析对比展现科技赋能非遗的魅力使观众真切领会数字中国的内涵在西电学子的努力下我们见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看到了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的生动演绎她们不仅用英语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更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我们一同期待更多的西电学子在未来的舞台上用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学生记者 / 刘安然视频记者 / 杜世豪排版 / 何 淋记者、编辑 / 王冠玉责编 / 王 格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